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外公布了最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渠县“三汇彩亭会”和“渠县刘氏竹编”被公布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今年4月以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开展了检查和调整工作,对不合格的保护单位限期整改或取消保护单位资格,并将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予以公布,渠县《三汇彩亭会》保护单位—渠县文化馆、竹编《渠县刘氏竹编》保护单位—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渠县三汇彩亭会的形成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清初至20世纪50年代末,每年农历3月16日—18日都要举办彩亭会,成为川东北一带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节日。
彩亭是彩亭会最突出的文化艺术表演形式,在约4平米的平台上,竖立一根铁杆为主支架,支架上纵横交错 3—5层,高8—10米,从文学、科技、社会、生活中提炼进步的故事情节,由小孩按故事情节服饰上架表演。平台由8—12个壮年男人分两班[每班 4—6人]换抬,旁边二人持长戈开路护亭,彩亭亦步亦趋,游街窜巷,前行中亭子颤颤悠悠,既表现了高、雅、惊、险、奇、特、美、妙的艺术特色,又表现了崇尚科学,乐观向上,憧憬幸福的川民夙愿。
作为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的彩亭艺术,历代人民群众对彩亭如痴如醉、喜爱有加。清代抬阁盛行,《双玉燕传》弹词描绘道“二十四架台阁接得长,喧天锣鼓奏笙篁,扮的全本《和番记》,尽是儿童妆扮貌轩昂。”姚思勤《迎春》词亦道:“今年台阁盛,夹道万人看。”而三汇彩亭会同样受到人们广泛喜爱。民国《渠县志·礼俗志》对彩亭会盛况作了这样描述:“每岁三月十七、八日,高缀彩亭,四人舁之,抬摇过市……男女游观,填街塞巷,邻封士女不远数百里争赴盛会,殆有举国者狂之概”。1982年,恢复彩亭会,本地居民,邻近县市数万群众汇集三汇古镇,一时间大街小巷,亭台楼阁,人满为患,令当地政府领导因安全问题而寝食不安。作为彩亭会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彩亭多次赴省、市、县演出,三汇彩亭所到之处,吸引数万观众沿街驻足观看,无不为之惊叹。
三汇彩亭会历史悠久,在全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数百年来以自己独特的工艺,“高”、“惊”、“险”、“奇”、“巧”的献彩展演享誉省内外,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渠县竹编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后的秦汉时期,渠县竹编就非常发达,在渠县出土的汉砖上,就有精美的竹编纹样痕迹,经过唐宋,到了明清,渠县的竹丝宫扇已成为达官贵人收藏的艺术珍品。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渠县竹编艺人刘嘉峰经过父传、师传和自己刻苦钻研,总结和研究各种竹编技法,发明了竹编“提花编织法”,首创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种。能在竹编上编织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图案。特别是竹编字画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竹编工艺史上一大创举,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竹编新秀,使传统的竹编技艺得以不断发展和传承。
渠县刘氏竹编的生产从设计图纸到竹丝制作,从产品编织到成品,要经过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分工合作,精细严密,全由手工操作。
渠县刘氏竹编品种繁多,主要有竹编字画和瓷胎竹编两个大类。其中竹编字画又分竹编卷轴、台屏、地屏、挂屏、摆件、宫灯、人物肖像、双面竹丝编(龚扇技术)等品种。瓷胎竹编中又分花瓶、各式茶具、酒具、文具、咖啡具,各式摆件等品种。从编织技法上又可分提花编织(竹编字画技术与立体竹编技术相结合),图案编织和彩编、疏编、素编等品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由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器形来决定。
渠县刘氏竹编的主要特点为“提花编织、以竹作画”,设计新颖、技艺精湛、玲珑别致、典雅美观,尤以编工精细见长。画面极富笔情墨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品种繁多。
(审核:涂云霞 作者:黄龙 上传: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