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屏央视24分钟!渠县这个“非遗”惊艳全国!
渠县三汇彩亭会,兴于清初,盛于清中后期到民国年间。而后演变为每年3月16至18在三汇镇街道和码头表演的民俗文化节。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公元前314年,古代賨人就在三汇活动,賨人“勇劲好歌舞”的性格创造了灿烂的古巴渠文化,为渠县三汇彩亭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同时,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商贸的繁荣,为彩亭的发展创造了社会基础。北宋景佑年间(1034——1038)初置三汇镇,雍正八年(1730年)至民国24年置县臣署和分县署,历时205年,这期间三汇彩亭由诞生走向了成熟。
渠县三汇镇处于四川东部华蓥市北段西侧,跨州河、巴河、渠江形成三江六码头,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素有“小重庆”、“小香港”的美称。这里水路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上游的土特产和来自上海、重庆的百货、食盐、白糖等物资都在此中转,夜间沿河两岸船上的渔灯让三汇成了“不夜城”,由此各行会商帮渐成。人口的迁徙,多元素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原著三汇镇人,以古代賨人后裔为主,后因战乱、瘟疫造成人口大减,明末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川”运动,让两湖、两广、江浙、福建、陕西等地居民大量迁入,促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古代賨人的剽勇之风和秦楚闽粤的奋进之气,使三汇镇产生了浓厚的独特文化氛围,各帮派势力以文化逐名,渐渐形成了王爷会、土地会、药王会、文昌会、三圣会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三汇彩亭在清初就应运而生。每年农历3月16日至3月18日,本地居民抬三圣娘娘(一司送子、一司天花、一司麻疹),对三圣娘娘进行祭祀,敬神娱神,祈子禳灾,三汇人民把献彩亭作为敬奉神明的最珍贵、最浓重的仪式。后来有行帮商会集工匠之精华,专攻彩亭技艺,以期独占鳌头,相互的激烈竞争使得彩亭逐渐发扬光大,逐渐形成固定的节日——三汇彩亭会,成为三汇镇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成为如今的国家非遗乃至世界非遗项目。
彩亭,最初起源于汉代“百戏”高杆技艺中的“寻橦”,又称之为“爬杆”、“顶杆”,表演者在杆上做技巧或造型表演,渠县汉阙就记载了这样的情景。到了唐宋时代,“寻橦”称为“戴杆”,并从杂技艺术中分流脱颖而为“高台社火”,至明代,“高台社火’演变成“行香走会”,其主要内容就是“抬阁”,刘侗、于奕在《帝京景物略?弘人桥》中描述到:“又夸寰者,为抬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云烟缕形,层置四五儿婴,伴此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尻,衣彩饰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下,所见云稍烟处,空坐一儿,或儿跨像焉,登空飘飘……”。至清初,“抬阁”就演变成了彩亭。新中国建立后,渠县三汇彩亭焕发了时代风采,形成由政府、民间团体主办的格局,成为当地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民间主要文化活动。
三汇彩亭,集合了戏剧、铁工、木工、刺绣、雕塑、印染、缝纫、绘画等多种技艺,在约4m2d的平台中心,竖立一根经过特殊锻打的铁杆,杆上支架横伸斜展,曲折有致,将从戏文和生活中提炼的人物,情节层叠3—5层,通高8—10米,“四人昇之以形,游弋大街,游乐码头”。脚夫齐步慢行,亭上儿童舞袖摆手,翻转滚动,亭子闪闪悠悠,似坠非坠,把彩亭的“高、惊、险、奇、巧”的高超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牵魂撩魄,惊叹不已。
三汇彩亭至今近300年,已历九代传承人。第七代彩亭国家级传承人王安大师从第六代传承人杨占荣,曾随师参加了达州市物交会、青运会的广场表演,参加过1992年四川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独立带队参加了2005年在雅安召开的第三届旅发大会获银奖,2006年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非遗项目,三汇镇被文化部授予“彩亭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