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渠县 > 渠县文旅 > 历史文化 > 正文

【渠县地名故事】—土溪镇城坝村

来源:渠县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4-11-22     点击数: 人次

  “城坝”位于渠江上游河岸,经过千百万年的河流泥沙堆积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聚居条件,有肥沃的土壤和平旷的大坝,除此之外,靠近渠江丰厚的水利条件更适合古代先民选址定居。

  (一)“渠县”得名——“宕渠”

  城坝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土著民族賨人(板楯蛮)在这里建立了賨国都城——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

  春秋中晚期,当时的土著巴人(賨人)在此筑城建国,由此形成了賨国。

  秦统一蜀、巴、賨后,于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推行郡县制,置宕渠县(隶巴郡),治辖着现达州以南华蓥山下、渠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广安在秦、汉及以后较长时期均为宕渠县管辖。

  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渠州,改流江县置渠县,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376年,经历了多次的更名最终确定了渠县的名字。

  此外,“宕渠”一词作为历代郡的治地也多有变化。东汉置宕渠郡,治地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三国时析巴西郡置,不久即废,东晋时成国皇帝李雄复置。南朝宋末,安汉置南宕渠郡,治地在今南充市北,又在垫江(合川)置东宕渠郡,治地在今合川县境。南梁时,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复置北宕渠郡,南朝宋置西宕渠郡,治地在今盐亭县西北。

  因此,“渠县”与“宕渠”之间便铸就了一段传奇的因缘。

  (二)“城坝村”得名——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渠江东岸,是目前川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历时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汉晋城址。

  土溪镇城坝村的地名“城坝”是因为巴人在此筑城建国而得名,而“宕渠”则是秦朝时期设置的一个县,城坝村作为该县的治所,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三)城坝遗址

  渠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塑了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的众多杰出人物。地面和地下文物丰富,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上等级的文物400多件。地面文物、遗址遍及全县各地,其中6处7尊汉阙,保存完好,比较集中,占全国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均被国务院先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宕渠文庙和堪称蜀中牌坊之首的棂星门石牌坊以及守台副将王万邦墓的宏伟建筑。

  不久前,考古发掘城坝遗址,发现战国至汉代城址总面积为230万平方米,出土的棺椁木椁墓和大量漆器,为川东北首次考古首例。

  (审核人:周榘人;作者: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