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艺报|戴连渠:渠江嘉陵江流域——賨人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
戴连渠,笔名石桅、石桅子,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四川渠县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秦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巴文化研究特约专家,《渠江文艺》常务副主编、达州市文学艺术院首届特聘作家、渠县档案馆四级调研员、渠县宕渠文学院副院长。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著有《五味集》《宕渠遗存寻觅》《宕渠流韵》《宕渠密码》《心迹》《中国汉阙之乡——渠县汉阙全集》《档案见证——渠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宕渠记忆——遗址遗迹篇》等,曾获达州市第二届巴渠文艺奖,渠县第二届渠江文艺奖特别荣誉奖。
渠县城坝遗址(万绍荣摄)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又名“宕渠城”遗址,是战国至汉时期的賨人文化遗址。城坝遗址挖掘清理出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数百处,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是川渝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巴文化遗址。2006年5月,城坝遗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渠江嘉陵江流域:賨人的历史与文化
文|戴连渠
渠江、嘉陵江流域位于四川东北与重庆、湖北相交接的区域,这里有山有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从殷商时期就在此生活并且延续三千年的板楯蛮“賨人”,是当地最古老的土著。賨人,据《后汉书》中《板楯蛮列传》记载,他们有着无比辉煌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文化,其最初活动中心在今四川省渠县、达州及重庆市云阳、梁平一带,在开发川东北、发展农耕、炼铁、铸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賨人崇尚正义,英勇善战的品质,为世世代代所称颂;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和亲睦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01
独立的賨国
《舆地纪胜》记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这里所说的“巴西宕渠”,即上古时生活在大巴山南北的一支重要民族——板楯蛮生活的区域。他们崇拜蛇,氏族的图腾就是蛇,他们在大巴山的渠江、嘉陵江流域生活了三千年。
有“百科全书”之称的《舆地纪胜》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地理总志,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间,由王象之编纂。
“板楯蛮”是对他们最早的称呼,最迟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其来源是因其作战时,手持弓弩,以木板为楯,即木楯牌(木制盾牌,以土漆制过,质地坚韧,又称彭排)攻击与防御。“賨人”、“賨民”是秦汉时对他们的称呼。古文献中,最早提及“賨”这个名称的是西汉扬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东汉许慎《说文》说:“賨,南蛮赋也。”賨是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所缴的税赋,税钱称为賨钱。《晋书·李特载记》说:“巴人称賨为赋,因谓之賨人焉。”段渝(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板楯蛮与巴文化及相关问题》中指出: 根据《后汉书·巴郡南郡蛮传》和《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渝水(今嘉陵江、渠江)和长江干流的朐忍(今云阳)均为古代板楯蛮的生息繁衍之地,有共同的文化。
当今的少数民族之中虽然没有板楯蛮,但土家族可能就是板楯蛮之后。板楯蛮的历史可以追求溯到远古,他们很可能曾经是被称为“彭人”的夏朝的联合部落之一,夏朝灭亡后,殷人集团将他们从中原赶到了湖北,后又被巴人赶到渠江、嘉陵江流域。与殷与巴的仇恨,板楯蛮积累了很长时间。
板楯蛮血性勇武,喜歌乐舞,聚族而居,兵民合一,质直好义、土风敦厚,善于弩射,慓悍骁勇,英勇善战,建房高耸,渐成賨城,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
宕渠城考古城墙发掘现场(图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华阳国志·巴志》载:“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卢城。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板楯蛮便在同与巴人有世仇的楚国帮助下,建立了与当时巴蜀并列的国家賨国。公元前520年,楚悼王“废公族疏者”“往实旷虚之地”(《巴史探微》),将宕渠作为芈(mǐ)姓宗裔封为诸侯国——宗(賨)国(宗为尧舜四部落之一的后代)。国都就建在今渠县的土溪城坝。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賨国国都所在地的渠县都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张仪出兵伐蜀。灭蜀后,“仪贪巴苴之富”,遂灭巴。公元前289年,楚王派兵入流江(渠县)“打宗围巢,执宗子(賨子即宗子)以归”,剿灭了当时的賨国。
秦统一蜀、巴、賨后,在原巴蜀之地推行郡县制,在原賨国国都所在地置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后来叫“宕渠城”。2018年城坝遗址考古发掘出二十余枚“宕渠”瓦当,证明了“宕渠城”与史记一致。之所以建县名“宕渠”,就是与賨人即板楯蛮有关。“宕”,指賨人的住所或高耸,下部离地较高,既通风防潮,又能防御毒蛇野兽的侵袭,或洞穴,即崖上穴居,同时也与賨人的性格有关,“勇健好歌舞”,打仗时还“前歌后舞”,“宕”的本意就有“豪爽,不受约束”之解;“渠”,指賨人的军用防御武器,木质盾牌或称板楯。《国语·吴语》载:“奉文犀之渠”,韦昭注曰:“文犀之渠,谓楯也。”说明,板楯的“楯”是宕渠的“渠”的由来。宕渠、渠江等名称,当由板楯蛮所居而得名。
城坝遗址中发掘出的部分文物
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的城坝遗址,又名古賨国都、宕渠城遗址,是賨人文化遗址。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2014年——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已清理各类遗迹438处,主要包括墓葬44座、水井11眼、灰坑331个、城墙2段、城门1处、房屋基址4座、沟37条、窑6座等,并出土大量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遗物1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宕渠”文字瓦当及竹木简牍的出土。城坝遗址由城址区、津关区、一般聚落区、窑址区、冶铁区、墓葬区、水井区等部分组成。窑址区、冶铁区近邻的发现,更证实了《华阳国志·巴志》中 “宕渠县,郡治。有铁官。石蜜,山图所采也。”,即宕渠设有铁官的记载,这是2000多年前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宕渠城南北长约260米,东西最宽处约240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由壕沟、城墙、城门、大型建筑、街道、车辙、窖穴、灰坑等部分组成。处于渠江右岸的津关遗址是国内目前仅见的水路关口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竹木器,尤以大量的竹木简牍为代表。文献记载秦灭巴蜀后在川东地区设立“宕渠道”来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賨人。西汉早期,因賨人助汉灭秦有功,而改“道”为“县”。东汉晚期,始设宕渠郡,出土的10余枚“宕渠”文字瓦当,150余枚竹木简牍为我们全面了解汉晋帝国对郡县一级的管理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竹木简牍材质分为竹、木两种,包括简、牍、楬(签牌)等,书写较为工整,字体属西汉早期。从简牍内容看,可分为楬、书信、爰书、户籍、簿籍、识字课本、九九术表、习字简等。爰书保存完整,两面有字,书写规整,隶书。文字识字课本有残缺,两面有字,单行,隶书。簿籍保存完整,两面有字,篆书,记载物品名称、价值、人员姓名等。户籍简两行,单面书写,隶书。习字简有残缺,两面有字,单行书写,隶书,可见“苍颉作书,以教……”等文字。九九术表有残缺两面有字,分栏书写,上栏四行为“五六卅,四六廿四,三六十八,二六十二”。还有一个特殊的式盘,木质。为式盘的天盘,圆形,部分裂开散佚,残存部分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盘面可分为内、中、外三区,内区中心有一小圆孔,其外画有北斗图案,各星之间以线相连,还绘有北极星(北辰)。内区外有一圆,将内、中区分开。中区应为十二月神名称,隶书,呈环绕放射状排列,多不可辨,可见 “魁”、“大(太)一”等字。外区为二十八星宿名称,隶书,逆时针环绕放射状排列,残留“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等字。城坝遗址的简牍是继青川秦墓木牍、成都老官山汉墓简牍之后,四川地区的新发现,在简牍发现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城坝遗址出土的战国虎钮錞于
2019年发掘清理东周墓葬四座,其中三座墓葬保存较好,一座墓葬仅残存一件陶罐。这批墓葬均为狭长方形土坑墓,大型墓葬的葬具为船棺。45号墓葬规模较大,长4.5米,宽1.1——1.6米,出土文物较多,且等级较高,有错金银纹饰的青铜缶、四周有蟠璃纹饰的青铜浴缶,带盖的青铜方壸,双蛇纹青铜剑,还出土了有文字“大尹必之鈲”的青铜钫,还有春秋战国时期从西亚流入我国的琉璃蜻蜓眼原物,是继涪陵小田溪和宣汉罗家坝之外,巴文化核心范围内新发现的中大型墓葬,填补了战国中晚期巴国大中型墓葬的空白。
城坝遗址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对于研究古代巴人特别是賨人历史及川东北地区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及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来源:传文达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