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渠县文体旅游局
发布日期:2022-09-26
点击数: 人次
东汉名臣冯焕引导冯绲、冯允两个儿子读圣贤书,注重品质德行,厉行忠教两全,影响数代。
冯焕,字平侯,宕渠人。东汉和帝刘肇永元到安帝刘祜建光年间(89-121),历任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幽州刺史(刻于阙上)。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冯涣在家教中,他引用圣贤书中的铭肌镂骨之言有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子曰:“奢而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冯绲善思细查,救父尽孝。据《后汉书 f 安帝》载,辽东属国教尉庞奋,承伪玺书杀玄菟太守姚光,同时牧冯焕于狱中。冯焕准备自杀,儿子冯绲知道情况后,想到父亲的为人,认为“大人在州,意欲去恶,实无它故,必是凶人妄诈,规肆奸毒。”于是进行查访,发现诏文有假,一面劝说父亲不必自杀,一面根据查实的情况,禀告皇帝。经查实,冯焕果属诈者所为。奸人庞奋获罪,可是,冯焕却病死狱中。皇帝给予抚慰,赐钱10万,并以子为郞中,管宫中车、骑、门户,内充侍卫,外拟作战之事,俸禄300石。由此知名于众,开始仕途生涯而终其生。
二十万人荐举一孝廉。冯绲家富好施,乐于赈济穷困。从小习父业,治《春秋》《司马兵法》,学识丰富,见解敏锐。因此,年累时就郡国推举为朝廷选作官吏的对象。那里郡国20万人中举,要从中举荐一名孝廉,实属不易。但是,最终这一名额落在冯绲头上,入朝供职,起步即名噪一时。
秉性刚直,不贪财,不贿赂。当时天下饥馑,国库空虚。冯绲谨记先哲教导,不贪财,不贿赂,出阵前上疏朝廷准许,派有中常待一人监督军费开支。征战结束,收回历年拖欠的税賨布300万疋,“不费官财,振施还师”。论功行赏,皇帝“诏书”赐钱一亿,冯绲却“固不让受”。忠孝两全,世代神传。冯绲死后,临终前遗令:“坟莹收藏形而已,不造祠堂”。可是,历代却以神灵加以迎奉。唐僖宗李儇封其为灵应侯,立庙于大青山。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中敕将冯公庙迁建于渠城北郊二里许的龙骧山。宋神宗赵顼加封应民公。宋徽宗赵佶于嵩宁三年赐“济远”扁额,加封惠应王。宋光宗赵惇加封惠应昭泽王。宋理家赵昀宝祐二年,改封忠惠英烈广祐仁济王。渠县民间尊奉为土主或土主爷,建有土主庙。
武官王平在何家接受早期教育。乾隆《渠县志 f 人物》中述曰:“王平,字子均,仕蜀汉,忠勇,善用兵。从丞相诸葛亮征战,屡立奇功,始终一节。历官牙门将军,拜汉中太守,封安汉侯。”成都武侯祠现存巨型塑像,像基刻有“渠县人”三字。王平出身渠江河畔賨民家庭,“本养外家何氏,后复王姓”。外公喜读史书,从小教王平读《史记》《汉书》,特别是孔孟等圣贤书籍,由于年幼,全凭口授,王平似懂非懂,略知意理。但对王平后来善思谨行、对人处事、行军作战却是大有裨益的。
王平在家庭教育中《论语》格言感化尤深的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善思慎行,拒绝马谡,鸣鼓自恃。后主刘禅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率军攻祁山,使参军马谡诸军在前,与魏军张郃战于街亭。王平为马谡先锋,对马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挠”之违反布阵原则的故法极力规劝,但未被采用,终致大败,他鸣鼓自恃,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王平徐徐收据诸营,率军而还。他因此立功受赏,“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诸葛亮不得已,挥泪斩马谡。奔走诸营,劝阻各将,避免内战。建兴十二年(224),在谓南决战的关键时刻,军师诸葛亮在武功病故。大敌当前,将与将之间长期的隐形矛盾一下暴露出来。这时,王平骑上战马,奔走诸营,极力劝说,顾全大局,避免内耗,对付前敌,终使蜀军避免了一场大的内战。而后,魏延作乱,一战而败,王平有功,升迁为后典军、安汉将军。建兴十五年(237),进封安汉侯,任蜀、魏交界处重镇汉中都督。延照元年(238)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王平更为前副军,署理蒋琬府事,留涪(今绵阳)。延照之年(243)十月,拜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再次统领汉中,担当北拒曹魏的重任。家风优良,习武强身。王万邦(1760-约1835),渠县安北乡人。清代镇守台湾副将。王家世代习传武艺,自幼受其熏陶,秉承了习武强身之传统。他崇尚孙子兵法,日常闻鸡起“武”,苦练功夫。他与邻里少年结成兄弟,日复一日的苦练武艺,成年时,他已是身高体壮,浓眉大眼,气度不凡的汉子。南御北剿,御赐册封。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中武举,嘉庆十四年(1809),幽燕(今河北省北部及辽东省南部)任清军直隶督标良乡营守备。福建漳州镇平和营游击。王万邦南御北剿,征战频繁,立下汗马功劳。嘉庆帝赐封其武翼大夫。殚精竭力,守护台湾。道光元年,因其骁勇善战,王万邦奉旨调至台湾彰化协镇都督府任协镇都督,并兼任北路副将,授职正三品。胸怀报国大志、深谙兵法而善于指挥作战的王万邦守护台湾,立足积极防御,加强军事操练、布阵演习、武器制造与工事构筑,坚决抵御来犯的倭寇。守台期间,他依靠台湾民众,共筑御敌长城于海岛,加强军事操练,进行布阵演习、武器制造与工事构筑,在一次海战中,他的胞弟王万选、王万安力战群寇,最后以船撞击敌船,沉没海底,不幸阵亡。王万邦将痛失手足的深仇大恨化作护疆保国的御敌斗志。实施军政、军民结合,共筑御敌长城于海岛,使“蛟鳄敛迹而蠢类畏威,岛屿风清而群黎载德,海甸修文、荒裔感化”。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奉天诰命,表彰其功。王万邦多次受到清代朝廷的嘉奖和封赏,曾五次受赐“奉天诰命”以此表彰他的功绩,追赠他的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和父母亲的官爵。台湾民众赞誉有加:“血战功成简帝台,柳营专向倭蛮开,六千海甸衔恩去,百万生灵载颂来。”离台之后,王万邦上京面奏皇帝,称道衰老,请求解甲归田。道光七年(1827),王万邦奉旨离开台湾,回到故乡渠县。皇帝再次以“奉天诰命”表彰其功勋。王万邦70余卒于家。皇帝还下旨追封其为武翼骑都尉,敕建分华表、石狮石马石人,墓前立牌坊墓碑精雕花鸟人物,正中高悬“圣旨”二字,其碑恭楷“皇清诰封武翼骑都尉王公讳万邦老大人墓”。陵园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文章转自:城坝考古遗址公园